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常用术语
一、吸收光谱
吸收光谱(absorption spectrum)是指物质吸收光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而产生的光谱。吸收光谱可是线状谱或吸收带。研究吸收光谱可了解原子、分子和其他许多物质的结构和运动状态,以及它们同电磁场或粒子相互作用的情况。吸收光谱又称吸收曲线,是指物质的吸光度A(或透过率T)随波长λ变化的曲线。
吸收光谱反映的是吸光物质在不同光谱区域内对光吸收能力的分布情况,其显示的波峰的数目、强度、位置和波形,提供了该物质内部结构的重要信息。吸收光谱的特征可以用以下术语来描述。
①吸收峰→λmax
吸收曲线上呈极大值处为吸收峰,对应波长为最大吸收波长λmax。
②吸收谷→λmin
峰与峰之间呈极小值处称为谷,对应波长为最小吸收波长λmin。
吸收峰旁边存在一个曲折称为肩峰,对应波长为λsh。
④末端吸收→饱和σ-σ跃迁产生
在吸收曲线的短波端呈现强吸收而不成峰形的部分称为末端吸收。
二、生色团和助色团
1)生色团
生色团是指能吸收紫外-可见光而产生电子跃迁的基团。有机物的生色团主要是能产生π-π*或n-π*跃迁的基团。主要有: -C=O,-N=N-, -N=O等。但是,只有简单双键的化合物生色作用很有限,其有时可能仍在远 紫外区,若分子中具有单双键交替的 “共轭大π键” (离域键)时,如: 丁二稀 CH2=CH—CH=CH2。由于大π键中的电子在整个分子平面上运动,活动性增加,使 π与 π* 间的能量差减小,使 π- π* 吸收峰 长移,生色作用大大增强。
2)助色团
本身不“生色”,但能使生色团生色效应增强的官能团-称为助色团,是指含有非键电子的杂原子饱和基团,主要有: – OH、 –NH2、 –SH、 –Cl、 –Br 等。
当这些基团单独存在时一般不吸收紫外-可见区的光辐射。但当它们与具有轨道的生色基团相结合时,将使生色团的吸收波长长移(红移),并使吸收强度增强。
三、红移和蓝移
由于化合物的结构改变或受溶剂的影响等引起吸收峰的波长发生移动,向长波长方向移动的现象称为红移( red shil),亦称长移 bathochromic shift);向短波长方向移动的现象称为蓝(紫)移( blue shift),亦称短移( hypsochromic shift)。
四、增色效应和减色效应
因化合物的结构改变或其他原因,导致吸收强度增大的现象称为增色效应或浓色效应( hyperchromic effeet);反之,导致吸收强减小的现象称为减色效应或淡色效应( hypochromic effect)。
五、强带和弱带
在紫外二可见吸收光辞尔暖收系数大于10000的吸收峰称为强带(strong band),摩尔吸收系数小于100的吸收峰称为弱带( weak b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