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光谱仪

您当前所在页:首页 > 应用方案 > 原子吸收光谱仪
  • 应用方案┃陶土前处理方法┃锂元素的测定

    此样品为湿泥状,用小勺取一定量的此样品放入干净的玻璃表面皿中,在108摄氏度的烘箱中干燥2小时,取出后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然后用挤压成粉,准备称取样品。[查看详情]

  • 应用方案┃原子吸收火焰法┃测定工业硝酸钾和硝酸镁中金属杂质含量

    称取20g氯化锶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40ml超纯水和40ml浓盐酸盐酸,待氯化锶溶解完全后用超纯水定容,摇匀备用;[查看详情]

  • AA-1800H用热解涂层石墨管的涂层工艺

    石墨管分为热解涂层石墨管和普通高密度石墨管。在相同条件下,热解石墨管比普通高密度石墨管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由于石墨管具有多孔特性,在普通的高密度石墨管中,液体样品容易渗透到石墨管壁中,导致待测元件与碳之间的接触面积大,石墨管易受高温氧化损伤; 热解石墨管是高密度石墨管的热解,分为热解涂覆的石墨管和完全热解石墨管,并具有金属光泽表面。样品在管壁中渗透较少。由于接触面积小。[查看详情]

  • 土壤中镉、铜、锌、铅测定方案(单火焰原子吸收法)

    土样经消化后溶液导入原子化器,形成的金属原子对特征电磁辐射产生吸收,将测得的样品吸光度和标准溶液的吸光度进行比较,即可得样品中元素的浓度[查看详情]

  • 材料中铜的测定实验(原子吸收法)

    铜是原子吸收分析经常和最容易测定的元素,在稍贫然空气——乙炔火焰中测定是干扰很少,测定时以铜标准系列溶液为横坐标;以对应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为一通过原点的直线,根据在相同条件下测的试样溶液的吸光度在工作曲线上即可求出试液铜的浓度;进而可计算出原样中的铜含量。[查看详情]

  • 原子吸收法对头发中锌含量的测定方案

    湿法消化,取试样于表面皿上并用浓硝酸和氯酸来消解,于电热板上低温加热溶解,最后定容,进行锌的原子吸收光谱测定。 干法消化,准确称取上述发样于石英柑祸,放入马弗炉内恒温缓缓升温至500度,保温2-3,待碳质机物完全被破坏及灰化后,取出稍冷,加入浓硝酸于电热板上低温加热溶解,最后定容,进行锌的原子吸收光谱测定。 发样经过洗涤、干燥处理后,称取一定量发样采用硝酸―高氯酸消化处理,将其微量锌以金属离子状态转入到溶液中,然后,按常规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的工作曲线法进行分析。[查看详情]

  • 铜合金中铅含量的测定方法(AAS法)

    试料用硝酸或混合酸溶解,铅的质量分数大于0.040%不经分离直接进行原子吸收测定;铅的质量分数不大于0.040%时,用硝酸锶,氢氧化物共沉淀铅,与基体元素铜、锡、镍等分离。在酸性介质中,使用空气-乙炔火焰,于原子吸收光谐仪波长283. 3 nm处,测量铅的吸光度。[查看详情]

  • 原吸法测定岩矿中锂含量的应用方案

    锂的测定通常采用化学分析法、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离子色谱法、离子选择性电极法。火焰发射法测定锂线性范围宽,操作简单,常用于天然卤水及盐水中锂的测定。本文对火焰发射法测定锂辉石中锂的实验条件、样品处理方法进行试验,建立了简单快速的测定方法。[查看详情]

  • 大气固定污染源锡的测定方案(石墨炉原吸)

    将经硝酸-高氯酸体系消解后的试样溶液注入石墨炉原子化器的石墨管中,于286.3 nm 处测定吸光值,根据特征谱线的光强度,可确定样品溶液中锡的浓度。[查看详情]

  • 水质钡的测定方案(原子吸收法)

    样品经过滤或消解后喷入富燃性空气-乙炔火焰,在高温火焰中形成的钡基态原子对钡空心阴极灯发射的553.6nm特征谱线产生选择性吸收,其吸光度值与钡的质量浓度成正比。[查看详情]

  • 测水中铝的应用方案(石墨炉原子吸收光度法)

    样品经适当处理后,注人石墨炉原子化器,铝离子在石墨管内高温原子化。铝的基态原子吸收来自铝空心阴极灯发射的共振线,其吸收强度在一定范围内与铝浓度成正比。[查看详情]

  • 牙膏中酸可溶性锌的应用方案(原子吸收光度法)

    采用硝酸消解不含有氧化锌和二氧化硅的试样,采用硝酸和氢氟酸(添加氟化钠原位生成)消解含有氧化锌和二氧化硅的试样,将试样中的酸可溶性锌化合物全部转入试液,并稀释至适合的浓度范围。导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213.9nm 的波长下测量吸光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吸光度与元素的含量成正比,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查看详情]

  • 土壤和沉积物六价铬的测定碱溶液提取应用方案(原子吸收法)

    用pH不小于11.5的碱性提取液,提取出样品中的六价铬,喷入空气-乙炔火焰,在高温火焰中形成的铬基态原子对铬的特征谱线产生吸收,在一定范围内,其吸光度值与六价铬的质量浓度成正比。[查看详情]

  • 药材及药品检测的仪器应用方案

    国家药委对黄曲霉毒素、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药残留量等有害物质的控制方法、限度值以及重点品种进行试验研究,拟在2010年版《中国药典》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中药的安全性指标控制项目,尤其是加强对中药材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黄曲霉毒素、农药残留量的控制。 关于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限量标准 在《中国药典》附录中规定“除矿物、动物、海洋类以外的中药材中,铅不得过10mg/kg;镉不得过1mg/kg;砷不得过5mg/kg;汞不得过1mg/kg;铜不得过20mg/kg。” 2010版药典部分品种项下规定了重[查看详情]

  • 测定硬质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钴、铁、锰和镍量的应用方案

    试料用氢氟酸和硝酸溶解,以氯化铯为消电离剂,于原子吸收光谱仪上测定各元素量。[查看详情]

  • 测定银量的应用方案(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试样用盐酸、硝酸溶解,在15%体积分数的盐酸介质中,使用空气-乙炔火焰,于原子吸收光谱仪波长328. 1 nm处,测量银的吸光度。按标准曲线法计算银的含量。[查看详情]

  • 土壤全钾的测定应用方案(原子吸收法)

    土壤中的有机物和各种矿物在高温(720"C)及氢氧化钠熔剂的作用下被氧化和分解。用硫酸溶液溶解融块,使钾转化为钾离子,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查看详情]

  • 植物铁、锰、铜、锌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植物样品用干法灰化后,经稀HCI溶解,滤液中的Fe、Mn、Cu、Zn,可直接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之。此法非常迅速、准确,干扰离子少,并且可以一次处理样品和使用统一的标准曲线。[查看详情]

  •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钙、铁、锌、钠、钾、镁、铜和锰的应用方案(原子吸收法)

    试样经干法灰化,分解有机质后,加酸使灰分中的无机离子全部溶解,直接吸入空气—乙炔火焰中原子化,并在光路中分别测定钙、铁、锌、钠、钾、镁、铜和锰原子对特定波长谱线的吸收。测定钙、镁时,需用镧作释放剂,以消除磷酸干扰。[查看详情]

  • 食品中铅、镉、铬的应用方案(石墨炉原吸)

    它的基本原理是使光源辐射出的待测元素的特征光谱通过样品的蒸汽时,被蒸汽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所吸收,在一定范围与条件下,入射光被吸收而减弱的程度与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成正比关系,由此可得出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