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法用于测定水质化学需氧量的可行性研究——以应急监测为例
化学需氧量(ChemicalOxygenDemand,COD)是指在强酸并加热条件下,用重铬酸钾作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氧化剂的量。它是反映水体有机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我国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指标之一。目前,我国测定COD应用最广泛的是《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HJ828—2017),该方法的检出限低、适用范围广、操作简单、结果准确,但是分析时间长,在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故中,难以及时获取监测数据,无法为紧急处置事故提供数据参考。此时,便携式分析仪器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够实现现场即时监测与分析,并迅速出具监测结果,对于应急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测定标准样品和实际样品中的COD,并将测定结果与重铬酸盐法的测定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是否适用于应急监测场景。
1.试验分析
1.1试验原理
水样在强酸介质下以银盐作为催化剂,与强氧化剂重铬酸钾在165℃的环境中一起加热20min。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将Cr2O72-还原成Cr3+,用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测定。当样品浓度为15~150mg/L时,在420nm波长下测定未被还原的Cr6+的量;当样品浓度为100~1000mg/L时,在620nm波长下测定还原生成的Cr3+的量。
1.2仪器
加热消解器和可见分光光度计。
1.3试剂和材料
试验中使用的试剂和材料包括低量程COD快速消解试剂(美国哈希公司生产)、高量程COD快速消解试剂(美国哈希公司生产)、蒸馏水及COD标准样品(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环境标准样品研究所提供)。
1.4分析步骤
打开消解器,预热到165℃,取2支COD快速消解试剂管,向其中一支加入2mL蒸馏水作为空白样品,另一支加入2mL混合均匀的样品。拧紧试管盖,用水冲洗外壁并擦净。拿住试管盖部分,将试管上下颠倒几次使液体混合均匀。将试管放入已经预热的消解器中,盖上保护盖,消解20min。关闭消解器,待温度降到120℃取出试管,上下颠倒混匀,放到试管架冷却至室温。擦净试管外壁,以空白样品作为参比,用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测定待测样品的COD。
2.结果与讨论
2.1精密度测定
按照样品分析步骤分别测定低、中、高3种不同浓度的COD标准样品以及地表水、生活污水两种实际样品。每个样品进行6次重复性测定[5],计算平均值、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测定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标准样品COD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介于1.0%~6.0%。从表2可以看出,实际样品COD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介于2.9%~7.1%。由表1、表2可知,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测定水质COD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0%~7.1%,说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能够满足试验要求。
2.2正确度测定
按照样品分析步骤分别测定低、中、高3种不同浓度的COD标准样品,各进行6次重复性测定,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3种浓度标准样品的测定结果在保证值范围内,相对误差为-1.9%~2.5%,表明该方法测定水质COD具有良好的正确度,能够满足试验要求。
2.3方法比对
目前,我国COD测定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是重铬酸盐法,选择该方法作为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的对比方法。方法比对采用的实际样品类型包括地表水和生活污水。每类样品采集7个浓度水平接近的样品,分别采用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和重铬酸盐法进行测定,获得7组配对测定数据,对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t检验[5-6],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检验统计量t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d-表示配对差值的算术平均值;Sd表示配对差值的标准差;n表示测定次数。
查t分布表可知,当测定次数为7,自由度f=6,给定α=0.05,t(6,0.95)=2.447,地表水和生活污水两种实际样品经两种方法测定,配对t检验结果均小于t(6,0.95),说明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
3.结论
便携式分光光度计具有小巧轻便、可干电池驱动的优势,适合现场携带与即时测量,将其用于快速测定水质COD,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和正确度良好,与重铬酸盐法没有显著性差异。该方法测定水质COD高效快速、准确可靠,适用于水环境应急监测中COD的测定。
方法来源:[1]程霜,朱静,范双艳,等.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用于测定水质化学需氧量的可行性研究——以应急监测为例[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5,43(01):55-57.